住建领域建筑保温材料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严把质量安全关,筑牢建筑“防火墙”
- 发布日期:2025-04-18 09:36
- 浏览次数:
一、触目惊心!外墙保温材料火灾案例警示
案例一
2022年9月16日,某地一大厦发生火灾,未造成人员伤亡,火灾原因为未熄灭的烟头引燃室外平台可燃物,进而引燃建筑外墙装饰铝塑板引发火灾。
案例二
2021年8月27日,某地一建筑外墙保温材料起火,未造成人员伤亡,火灾原因为电气故障引发火灾,火势在突破窗口后引燃外幕墙铝塑板和保温材料,造成火势蔓延扩大。
案例三
2021年3月9日,某地一大厦起火,未造成人员伤亡,火灾原因为大厦内人员抛扔烟蒂落至南侧裙房屋顶平台,引燃平台西南角堆放的杂物,进而引燃大厦外墙铝塑复合板和保温材料蔓延成灾。
教训:隐蔽火源+可燃材料=致命组合!
二、建筑外墙保温材料为何成为“隐形炸弹”?
1.材料特性
易燃材料:部分项目违规使用易燃保温材料,遇火即燃且释放剧毒烟气。
2.工艺缺陷:保护层开裂、施工中违规交叉敷设电线,直接暴露火源风险。
3.火灾扑救难点:
立体蔓延:高层建筑火势垂直扩散,速度达每分钟10米以上。
供水困难:外墙燃烧时室内消防设施无法覆盖,外部救援受限。
毒烟致命:燃烧产生氰化氢、一氧化碳,30秒可致昏迷。
三、专项整治重点:全链条闭环管控
1. 严控材料源头
禁用清单: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建筑的外保温系统严禁使用燃烧性能低于B2级易燃材料。当采用B1级或B2级燃烧性能的保温材料或制品时,应采取防止火灾通过保温系统在建筑的立面或屋面蔓延的措施或构造。
强制认证:所有保温材料须通过《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GB8624认证,扫码可查检测报告。
2. 规范施工管理
施工“五严禁”:
❌ 严禁保护层未完工前进行下道工序;
❌ 严禁保温层内敷设非防火电气线路;
❌ 严禁无证电焊、切割等动火作业;
❌ 严禁偷工减料(建筑外墙保温系统防火隔离带宽度不足30cm);
❌ 擅自改造既有建筑保温层。
技术保障:推广A级不燃材料(岩棉、玻璃棉),施工全程视频留痕。
3. 强化验收与运维
严格验收:开展破拆抽检,留存影像证据,不合格项目“一票否决”,并将不合格材料信息发市监部门,开展溯源检查。
动态监测:物业企业日常检查保温层完整性,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业主实施维修。
四、硬核举措:让隐患无处可藏
信用联合惩戒:对使用伪劣材料的企业,公开曝光,实施行政处罚,并录入企业不良信用信息。
全民共治网络:举报机制:发现违规施工或材料隐患,拨打12345热线。
五、曝光台:严查典型案例
案例1:某项目使用B2级EPS板,未设防火隔离带,罚款200万元,项目经理终身禁业。
案例2:施工中违规敷设电线引燃保温层,企业资质吊销,移送司法机关。
六、科普宣传